第195章 走访各地,稳定人心
高达5百万贯的纯利税钱。 比之山东全省1年的纯利税钱,还要高出1半。 但自天启年间以来,临清关的商税,逐年锐减,到去年1年的纯利税钱,仅仅剩下5十万贯。 这里面固然有中原大乱的影响,导致商路萧条。 从而让商业不振,使得商税锐减。 但这并不是主要原因,因为自杨衍执掌临清关总兵,赵原出任临清关兵备副使,宋琬出任临清关税监副使以来。 仅仅半年的时间,就收了8十万贯税钱,并且扣押了的走私、官商商船货物,就高达2百万贯钱财。 也就是说临清关,这个天下最重要的水上商路关卡,就算是在这样萧条的经济环境下。 1年下来的税赋钱财,至少也有3百万贯。 那么这些年来,为何朝廷只收回了5十万贯税钱呢? 其它钱财去了那里?不言而喻,都落入了那些官商勾结的官吏和商人之手。 临清关兵备道,临清关税监,这两个衙门,1直都是临清关的执法衙门。 临清关总兵衙门,反倒是近几年,因为中原混乱,才临时设立的山东都司总兵衙门机构。 而临清关兵备道,这些年1直都是朝中文官手中的钱袋子。 临清关税监,则是东厂太监的钱袋子。 兵备道1职是文官,所以非文官不可担任